2019年09月17日东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中标、成交公告显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投标,中标、成交东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东莞市“数字政府”建设项目(2019-2021年),中标、成交金额为:27.4128亿元。
东莞市“数字政府”建设项目(2019-2021年)项目信息介绍
1. 项目背景
东莞市“数字政府”统筹建设项目是东莞实施“数字政府”改革后实施的首批一体化、系统化的电子政务统筹建设项目。项目的提出,旨在通过全市信息化电子政务项目的集中管理,统筹规划实施,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尤其是政务云、政务网、数据大脑的统筹建设,大力提升全市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积极破解网络互通难、数据共享难、业务协同难的三难问题,真正实现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变三难为三通,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最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与服务,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推动我市“数字政府”改革顺利开展。
2. 建设目标
从新体制、新架构、新服务、新发展四个方面发力,推进以数据资源为驱动的政府信息化建设工作体制改革,构建 “管运分离”的数字政府建设管理新体制;建成上接国家和省、下联镇(街道、园区)和村居、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升级构建高效统一政务网络平台、集约安全政务云平台、政务数据大脑、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形成大平台共享、大数据慧治、大系统共治的顶层新架构;建成“虚实融合、标准统一、运行规范、数据共享、协同联动、监管有效”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打造公平、普惠、便捷、高效的城市服务;推动政府数据治理,释放政府数据红利,以政府数据资源扶持产业发展、带动行业创新,形成大数据驱动、智能化运行、多主体协同、内生性治理的“数字政府”可持续发展路径,引领东莞“数字经济”和“智慧城市”新发展,力争打造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数字政府”。
3. 建设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工作部署,以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为导向,以让群众满意、企业满意、政府工作人员满意为目标,以“数据上云、服务下沉”为主线,通过数据治理拉动应用提升,通过应用提升优化服务质量,建立一体整合大平台、共享共用大数据、协同联动大系统,注重处理好“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八个关系”,形成一体化高效运行的“莞家”服务,推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向纵深发展。
在省“数字政府”规划总体框架下,我市“数字政府”建设按照“一个主题、一项核心、一条主线、一套体系”的建设思路,打造“数字政府”政务数据大脑、创新“网购式”政务服务体验,开创我市“数字政府”建设新模式,以高标准全面提升我市政务服务能力和现代化治理水平。
4. 建设原则
遵循广东省“数字政府”总体规划,秉承整体、移动、协同、创新、阳光、集约、共享、可持续建设的理念,我市“数字政府”规划建设应坚持以下原则。
1.承上启下,统分结合。按照省“数字政府”的总体框架,依托省公共支撑体系,在省级统筹下,建设市镇统一的“数字政府”技术支撑平台;提供特色应用场景的创新开发环境,以及标准化、专业化的服务组件和多元化的丰富数据资源,培育众智共创的应用生态体系。
2.标准先行,品质至上。优先开展大数据、政务云、政务网、“莞家”服务、网络安全等领域的技术和管理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以标准化保障我市“数字政府”各组成部件的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和数据融合;紧紧围绕共享共用、去繁从简、优化迭代等工作要求,实现我市“数字政府”向低耗能、高效能的品质特征发展。
3.平台为基,数据为本。把云、网、数、服务四大平台的建设作为我市“数字政府”技术支撑架构的基石,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以及超前的理念,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打造。把数据作为我市“数字政府”运行机体的内生动力之源,通过数据的汇聚、治理、共享和融合等全生命周期过程,实现从数据、信息到知识的进化。
4.系统思维,智能驱动。采用系统工程思维,建设上接省、下联镇(街道、园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整体“数字政府”,全面统筹协调政务业务跨地区、跨部门、跨层次联动;运用“智能+”的思维模式,依托“政务数据大脑”提供的“数据+算法+算力”,为“数字政府”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未知问题、关联问题、复杂问题提供解决新思路。
5.创新机制,安全可控。依托“数字政府”建设运营公司和信息化企业联盟,通过政府与社会投资双轮驱动,探索政企合作、联盟发展、社会参与的创新机制。建立适应“数字政府”发展的网络安全体系,落实国家关于“自主可控”、“等级保护”的最新政策要求,满足云、大数据等新技术影响下的新型安全防护需求。
6.审慎包容,多元共治。坚持发展与监管并重,增加制度弹性,包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创业活力。调动政府、企业、公众、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吸引多元主体参与,实现对数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同治理和精准管理。
5. 总体设计
5.1. 总体架构
东莞市“数字政府”建设采用向下联结城市无处不在的智能终端,中间利用横向融合云、人工智能、大数据、视频、融合通信,时空地理信息、物联网等新 ICT 技术的数字平台,向上提供服务能力支撑智慧应用的总体架构。总体架构图如下所示:
5.2. 业务架构
东莞市“数字政府”建设突破传统业务条线垂直运作、单部门内循环模式,以管理、服务、协同和支撑为职能线,以营商环境、生态文明、城市运营、民生保障、行政效能和公共支撑为业务线,构建纵横贯通的整体型“数字政府”业务体系。业务架构图如下所示:
5.3. 数据架构
依托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从数据采集、数据汇聚、集成治理、数据存储到数据开放共享和数据服务,建设完整的大数据架构体系,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支撑大数据的业务应用。
5.4. 数字平台技术架构
数字平台技术架构设计遵循面向服务的架构(SOA)设计思想,以服务为核心,提供标准化的服务接口、服务组件和服务访问方式;以复用为原则,尽可能实现服务在整个数据中心所承载的各类应用中的重用;以服务间的松耦合为基准,提供多种服务组合方式;以灵活的业务编排为手段,满足多种智慧业务的需求。
技术实现以数字平台为核心,提供包括云计算、大数据、时空信息服务、视频云、融合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能力,统一由能力开放平台进行服务发布和接口管理。
5.5. 安全 架构
严格依据智慧城市的安全标准、等保三级标准、等保 2.0 的标准,划分为安全技术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安全运维体系。
5.6. 网络架构
市政务外网通过市广域核心节点向上联接省广域核心节点,通过市城域核心节点联接政务云中心和互联网出口区,再通过市汇聚节点联接市级各委办局网络和镇街汇聚节点。市城域核心、市汇聚、镇街汇聚设备作为政务外网骨干设备,应具备大容量,高性能,良好的扩展性,支持 MPLS VPN、SRV6、SDN 等新技术。
5.7. 管理架构
按照“管运分离”的总体原则,在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建设运维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在全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组织管理体系框架下,构建“统一领导、上下衔接、运作高效、统筹有力、整体推进”的东莞市“数字政府”管理体系。
5.8. 横纵向关系定位
(1)与省的关系。省、市“数字政府”的关系是总体与分支的关系,按省的统一领导、规划设计和标准规范,制定符合东莞“数字政府”发展的区域性规划设计和管理细则,建设统一的市级实体平台,与“粤省事”小程序,省级云、网、数以及应用支撑平台等高标准对接,并充分利用省提供的集约化创新政务应用功能,开展本地政务应用与服务的建设和运营,并着力开展特色应用创新。
(2)与镇(街道、园区)的关系。市与镇(街道、园区)“数字政府”建设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在平台上,是实体平台和虚拟平台的关系,市专注于实体平台建设,侧重统筹管理,面向全市提供优质技术资源支撑,各园区、镇(街)不再投资建设实体平台,可按需申请虚拟平台,用于应用创新。在管理上,全市统一顶层设计,统一体制机制、标准规范和规划设计,园区、镇(街)实施底盘设计,分区部署、分级服务、以点到片(东莞六大片区)、以片带面。
(3)与各部门应用的关系。市与各部门应用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原则上各部门原有应用必须全部迁移到市统一云平台,不再保留自有实体云平台,可申请部门“虚拟平台”资源,专注于行业应用开发。市与个别部门应用也存在总体与分支的关系,特色部门可保留原有实体云平台,通过改造作为分平台由市统一云平台纳管。
(4)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关系。东莞“数字政府”是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枢纽,要围绕“统”和“通”的问题展开,“统”是指将东莞“数字政府”建设一个以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大服务为支撑的统一整体,“通”是指将东莞整体“数字政府”的能力向湾区辐射,做好政务网络、系统、平台的接口和标准,推动穗莞深跨城通办,粤港澳大湾区跨域联动,提升湾区通关效率,以信息流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流、物流、资金流畅通,提升穗莞深、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协同协作能力。
6. 建设内容
6.1. 基础平台
●政务数据大脑
●政务云平台
●政务网络平台
●政务一体化服务平台
6.2. 营商环境域
●企业发展公共服务
●市场监督管理与服务
●宏观监测与产业服务
●创新企业服务与科技馆管理
●科技工作服务与科普
●不动产登记与管理
●公共资源交易管理
6.3. 生态文明域
●智慧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
●智慧水务信息化建设
●智慧林业信息化建设
6.4. 城市运营域
●智慧城管
●智慧交通
●智慧应急
●城市治安信息化
●自然资源管理信息化
●政数服务信息化
●住建管理信息化
6.5. 民生保障域
●智慧教育
●智慧卫健
●智慧人社
●医疗保障局综合业务管理
●智慧民政
●司法局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系统
●职教城图书馆信息化
●智慧高训中心
●12345 政府服务热线
●残疾人事业综合服务平台
6.6. 行政效能域
●办公业务协同系统建设
●视频会议系统建设
●智慧统计平台建设
●财政电子化建设
●智慧党校建设
●建设决策分析系统
●建设业务数据及文档综合管理利用系统
●智慧后勤保障建设
6.7. 公共支撑域
●公共视频联网管理平台建设
●人工智能服务平台建设
●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
●东莞市空天地一体化基础管理平台建设
●物联网联接管理平台建设
●统一集成平台建设
●东莞市集约化网站
●桌面云部署
●“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